所謂的芳香療法,意即藉由薰香和按摩,讓身體吸收精油成分,以達到維持身心健康的效果。那麼,精油成分是如何被身體吸收和排出的呢?
精油分子量很小,所以很容易滲透皮膚的內部。一部分會透過毛細孔、汗腺、皮脂腺等吸收,另外一部分會藉由溶於皮脂膜或皮膚內部的脂質之形態滲透。透過位於皮膚真皮層的微血管和淋巴管進入體內的精油成分,隨著血液循環輸送到全身各處,進而作用於各組織和器官。
部分精油成分從鼻子、氣管、肺部黏膜,和空氣一起吸入體內;有些部分則利用肺泡進行氣體交換時,透過微血管進入血液,再隨著血液送至全身。
這種方法的吸收量相當高,在芳香醫學的領域,有時會把精油和基礎油混合讓患者內服。
精油在體內各處循環,送至腎臟和肝臟時,進行解讀和代謝;最後從尿、糞便、吐氣和汗水排出體外。精油的排出和吸收同等重要,因為一直囤積於體內並非好事。因此,在日常生活中,盡可能透過泡澡、泡腳溫熱身體,以達到加速血液循環、流汗的效果,以及多喝開水的習慣,讓精油完成重要的工作之後,能夠順利被排出體外。
由於精油的分子顆粒極小,吸收和代謝的速度都較快。精油的吸收代謝週期通常為:20秒滲透皮膚,在30分鐘後被人體大量吸收,90分鐘大部分精油已經被排出體外,吸收代謝過程平均需要兩個小時。當然,不同的使用方式對精油的吸收代謝還是會有所差異,所以我們可以認為精油能夠影響身體的時間約4-6小時。
鼓勵初用油者使用精油時應同時記得要大量喝水,建議一天喝2000ML左右的飲用水,因為水是精油排毒的載體之一。精油能幫助將體內組織及細胞內的廢物毒素積水排出,但並不是直接排出體外,而是需要透過大量水分來幫助人體循環和淋巴系統啓動工作,才能將這些不該廢物毒素代謝出體外。
種族、性別、營養狀況和年齡的身體組合都是新陳代謝的影響因素。在精油使用頻率一致的情況下看精油吸收,美國人體質比亞洲人體質要慢;女性比男性要慢;肥胖的人比瘦的的人要慢;年老的人比年輕人要慢;慢性病人、循環不好的人比身體健康的人要慢。
Multilingual WordPress with WPML